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的情况下,存多种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1. 未经许发表或登记他人软件;
2. 将他人软件冒充为自己的作品进行发表或登记;
3. 未获合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个人成果发表或登记;
4. 他人软件上擅自署名或更改署名;
5.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对其软件进行修改或翻译;
6. 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如复制、发行、出租、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
7. 故意避开或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8. 故意删除或更改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9. 转让或许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限制:软件著作权具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2. 表达方式限制:由于软件表达方式的有限性,开发者开发的软件与已存的软件相似,这并不构成对已有软件著作权的侵犯。
3. 保护范围限制:软件内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不属于软件保护范围。
4. 合理使用:为了学习、研究软件内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使用软件的方式(如安装、显示、传输或存储)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且不支付报酬。
5. 合法复制品所有人的限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赋予软件的开发者或其他权利人专有权利。实践中,软件的开发是知识产权中著作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判断软件是否遭受侵权时,被侵权人需收集相关证据进行举证。
扩展资料一: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国际上有哪些通行的做法?如何平衡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与用户权益的关系?
扩展材料二:
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保护软件著作权?网络环境下,软件盗版和侵权行为有哪些新的特点?
扩展材料三:
从开发者的角度看,如何合理维护自己的软件著作权?当遇到软件著作权纠纷时,开发者应如何应对?
扩展材料四:
软件行业中,有哪些常见的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案例?这些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加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