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差异及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与发明人的区别
法律层面上,专利权人与发明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者的定义不同。专利权人指的是专利申请书得到官方批准后,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申请人,是专利所有权与持有人的统称。而发明人则是指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领域中,对发明创新做出重要实质性贡献的自然人或团队。
他们的身份范畴有所差异。专利权人是个人或企业,而发明人是自然人。
专利权人与发明人所享有的权益也不相同。专利权人除了享有专利人身权,如署名权,还拥有专利财产权,包括独占权、许权和转让权。发明人只享有署名权,不一定能享有全部的财产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相关解读
根据法律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而非个人。当申请被批准后,单位为专利权人,并依法处置相关权利,以促进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则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若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双方订立合同,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
三、专利权的内容
专利权包含多方面的权利。
是专利申请权,于具备创新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的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领域。
其次是专利独占实施权,专利权人有权授权范围内独自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或产品。
还包括专利转让权,这是主要的知识产权交易方式之一,赋予专利权人灵活处置自身权益的权利。专利权还包含其他权利,如专利许。
四、《专利法》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创造性则要求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实用性则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这些规定确保了只有具备足够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发明才能被授予专利权。这些也是评判一个发明是否有资格申请专利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