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山东新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司专注商标注册、ISO认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CMMI、CSMM、ITSS、CCRC、CS、DCMM、DSMM、ASPICE、涉密资质、知识产权贯标、AAA信用认证等资质认证
15866702903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商标近似侵权认定标准及

恶心穿搭 企业资讯 2025-03-18 11:24:30  [ 关闭窗口 ]

一、如何认定商标侵权中的商标近似问题

商标近似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商标侵权认定中占据重要位置。当被告的行为涉嫌侵犯原告的注册商标时,我们需要对比“引证商标”与原告所拥有的注册商标。这种对比涉及多个方面:文字的字形、发音、意义,图形的构成及其色彩,以及这些元素的整合后的整体架构。若存立体形状及色彩搭配的近似,且足以使消费者误判商品来源或认为两者存特定关联,即认定为商标近似。

人民法院,认定商标是否近似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 以普通消费者的普通注意力作为判断基础。

2. 全面细致地对比两个商标的整体外观,同时隔离状态下分别进行。

3. 对比过程中,不忽视商标的主要组成部分。

4. 判断时,要充分考虑到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认定

商标恶意抢注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1. 注册多件与他人高显著性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属于恶意抢注。

2. 注册与他人字号、企业名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同样构成恶意抢注。

3. 围绕高声誉的他人商标,多个商品或服务类别上进行注册,也是恶意抢注的一种表现。

4. 采用分割、组合、声音相似、图形替代或谐音方式,模仿他人商标,也属于恶意抢注。

进一步地,从特定关系看,代理人或代表人未获授权情况下,擅自注册被代理人或被代表人的商标,属于恶意抢注。若抢注者与商标初始使用人存某种关联,并明知其存的商标,同样构成恶意抢注。注册成功后以高价出售、进行侵权诉讼行为,也是恶意抢注的表现。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适用缓刑的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满足一定条件下,宣告缓刑。而《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则明确了申请商标注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这些法律条款为打击商标侵权和恶意抢注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理解和执行这些法律时,需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情境,确保公正和公平。

扩展阅读资料:

1.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以某饮料品牌的商标侵权案为例,探讨商标近似的具体判断方法和标准。

2. 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法律后果:分析恶意抢注行为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包括经济赔偿、商标无效。

3. 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及策略:阐述商标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商标保护策略,避免商标被侵权或抢注。

4. 商标法中“先权利”的保护:探讨商标法中“先权利”的具体含义和范围,以及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先权利不受侵犯。